介绍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镇北部山区的掌平洼村,近几年因村里的“蟠龙老井”走红,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打卡地”。这口花费十年才挖掘成功的老井,不仅解决了村里的用水问题,那条自井底盘旋而出的水龙也成了掌平洼人的精神象征。
历经几十年,一代代掌平洼人踏实肯干,大力开发“老井古村·杏梅人家”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成为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精神代代传
“辕门外那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个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1月9日下午,掌平洼村里蟠龙古井旁传来唱戏声,唱戏人宛转悠扬的嗓音让游客停下脚步,村民也放下手里的活计静静享受这场表演。
唱戏人叫刘传英(音),今年82岁。她21岁嫁到掌平洼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她年轻时,掌平洼村受地理位置影响,常年缺水干旱。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彻底解决村里的用水问题,村民自发组织打井取水。“当时村里有9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都出人,组成了一个30多人的打井队伍。”刘传英的丈夫也是打井队的一员,历经十年,村民用铁锤和钢钎,靠双手、智慧,靠流血流汗挖掘石料3000多立方米,硬是在山地里开掘出一口水井。
掌平洼村文书陈云介绍,该井直径18米、深26米,由108级台阶盘旋而下,因此被称为“螺旋井”。螺旋井的建成结束了掌平洼村用水艰难的历史,同时孕育了“战天斗地、勠力同心、百折不挠、久久为功”的精神。
“这口井给我们村带来了福气”
2014年,为开发乡村旅游,村里聘请专业人员塑造了一条水龙自井底盘旋而出,“蟠龙老井”的名号也传播开来。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游玩体验,老井内壁修建了悬空栈道使游客可以一睹老井的全貌。古井之上,象征吉祥的水龙祝福着每个来此的游客,通过石阶能走到井水边上,幽蓝色的井水深不见底,几尾金鱼在水中游动。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蟠龙老井”成了网红打卡地,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神秘老井的风采。村里热闹了,村民的生活也富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