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宁阳游玩

大汶口古石桥

大汶口古石桥,又称为明石桥、姜公桥,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山西街村,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是明朝至清朝古石桥遗存。

标签:
广告也精彩
广告也精彩

介绍
大汶口古石桥,又称为明石桥、姜公桥,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山西街村,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是明朝至清朝古石桥遗存。
大汶口古石桥呈南北向,横贯大汶河,为“S”型,总长570.95米。石桥没有桥栏,桥板纵横相接处,均用铁制纺锤形扒锔相嵌接,桥面上平,桥墩因河面的地势有高有低,实际上每座桥墩都是下接河床石底。古石桥由北引桥、主桥、南引桥三部分组成。古石桥的建成,解决了古渡口历史上的南北交通问题,为汶河两岸的人们提供了生产生活和交通的方便,是大汶河上唯一的一座石板桥,也是山东省保留较为完好的古代大型石桥之一,具有较高的桥梁技术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大汶口古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大汶口古石桥始建。
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汶口古石桥被大水冲毁,石匠姜桂松对之进行义修,故又称为“姜公桥”。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大汶口古石桥部分桥孔被冲毁并进行修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2日,日军坦克过桥时,部分桥孔被地雷炸毁,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进行修缮。
2003年,大汶口古石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在桥北首立“重修大汶河明石桥记”碑记。
2018年,大汶口古石桥实施修缮工程。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广告也精彩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