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八批果子是聊城市的传统名吃,当地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这种油炸的小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制作时,面为配以矾、碱、盐的混合面团,炸制时用油量较大。经热油烹炸的面团各批都因气泡而膨胀,颜色金黄,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且可久放,是美味早点食品。
由来
有人说八批果子的属地是聊城,也有人说认为是济南风味小吃,总之是跑不出山东地界的。果子其实就是油条,八批果子,说白点儿就是8根一起炸出来的油条,两端相连,形成椭圆形,因为可以分成八批而得名。
做法
加工面的时候,要先把白矾、碱面、精盐研细,溶于清水,再用这样的水和面,成团后每隔5分钟还要再揉一遍,要揉匀、揉透,揉上三次,还要再饧上3个小时,这制面的功夫才到。
饧好的面切下一块,揉成1厘米左右厚的长条,当当当几下,就变成了均匀的小块,4小块面重叠在一起,中间用刀切透,两手捏两端,抻长下热油锅。下锅后要及时用长筷子将面块挑开,形成八批的椭圆形。这时里面的白矾、盐、碱要进行反应,分解出二氧化碳,在面团里产生气泡,油条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膨胀了。油条入锅先是沉底,很快就浮了上来,等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胖胖鼓鼓的样子,还会在油面上翻个儿。等到油条炸至呈深黄色就可以出锅了。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